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时代之巅 > 第1926章 去中心化的管理概念

第1926章 去中心化的管理概念(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从更高的一个角度来审视奈飞这家公司了,再优秀的公司也不可能抵挡过时代的大势,要顺势而为,而不能逆水行舟。

互联网巨头在不断的兼并购,在不断地变强变大变垄断,这就是大势。

对监管机构来说,去中心化的模式真是太难管理了。既然这样,不如就顺水推舟,把这些去中心化的科技公司们都整合起来,变成中心化的科技巨头。

这样一来,监管就容易多了。

对公司的管理也一样,想要降低管理复杂度,就一定要朝着中心化的方向去设计制度,而不是像奈飞这样过分地放飞自我。

孙正义道:“岂止是松散啊,奈飞完全就是一个反面典型,是反硅谷文化。”

周不器这就比较了解了,他去过奈飞那边太多次了,“嗯,奈飞还真不太一样。硅谷的科技公司,都摆满了健身器材、游戏机、咖啡机,奈飞什么都没有,办公就是办公。”

孙正义道:“这也没什么,关键是奈飞的管理模式,他们把工作福利都放在了松散管理上。员工上下班不打卡,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还可以随时地自行休假,都不需要领导批准。”

“绩效型管理方式。”

周不器也知道一些,并未觉得太奇怪。

绩效型管理方式,就是公司给员工制定一个指标。

只要员工完成了指标就行。

至于员工几点上班,几点下班,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假……这些都无所谓,让员工自己去决定。

只要按时按点地完成公司布置的工作任务就行。

主要是先知先觉的作用太大了,他知道奈飞未来会取得怎样恢弘的成绩。从一个正确的结果往前推,就很容易默认前面的所有推导都是正确的。

孙正义不知道结果,他只能通过流程来推导结果,这就很容易产生不同的意见,“在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期,就出现了一大批以绩效考核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后来这些公司都死掉了。”….周不器比较年轻,90年代的硅谷样貌他还真是不怎么了解。

孙正义就不一样了,90年代互联网泡沫的时期,他就是硅谷最大的弄潮儿,靠着互联网泡沫,他甚至一度短暂成为过世界首富。

不过,依靠着先知先觉的最大优势,周不器已经知道结果了,就会很轻松地看待推导流程,笑着说:“别的公司做不成,不代表奈飞做不成。奈飞现在已经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流媒体公司了。”

孙正义摇摇头,有着比较坚定的自我认识,“管理就一定要集中化,越是集中化越容易管理,这就跟互联网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早期的互联网有着很强的去中心化属性……嗯,奈飞的这种绩效型管理模式,就是去中心化的管理概念。可这是不行的,看看现在的互联网格局,全世界都一样,都在高度地集中化。只有集中化了,才能更容易地加以管理和约束。自由和监管一定要有个限度,走到任何一个极端,都容易出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