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82章 假道伐虢取荆南

五代十国往事 第882章 假道伐虢取荆南(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据记载,这口井就在府衙的后花园,后人称其为“高氏井”,还在周围种植了柏树,建了一座祠堂,用以缅怀高氏族人。

在处理完家眷后,高继冲拿出户籍簿、官印等,献给慕容延钊。

“继冲大惧,遂尽籍其三州,十七县,十四万二千三百户,奉表来归。”

至此,持续57年的荆南割据政权不复存在,赵匡胤不费一刀一兵,将荆南收复。

赵匡胤下诏抚慰高继冲,仍任命他为荆南节度使,加授马步都指挥使,当然这一切都是虚衔,高继冲没有任何实权。梁延嗣、孙光宪等“精宋”分子为荆南的和平纳土归顺立了功勋,封官厚赏自然不在话下。

大将李景威仰天长叹,臣等愿死战,陛下何故先降?随后便自杀殉国。后来赵匡胤听说了李景威的事迹,赞叹道:“忠臣也!”然后命人善待其家属。史书赞其为“浊世之佼佼者”。

高保寅、梁延嗣带着好酒好菜来到距离江陵城百里之外的荆门犒军,这里是李处耘的驻地。

李处耘热情招待了二人。二人多次试探,李处耘守口如瓶,表示湖南有难,朝廷自然要支援,假如荆南境内出现叛贼,朝廷也会大力支援的,并表示今晚要痛快地喝一场,明天一早就送二人回城。

二人非常感动,于是急忙派信使驰奔江陵,回复高继冲,说果然是咱们脏心烂肺了,人家中原不愧天朝大国,有责任有担当,放心吧,没事了。

当天傍晚,宋军主帅慕容延钊摆下盛大的宴席,邀请高保寅、梁延嗣饮宴。而李处耘则秘密率领了数千精锐骑兵,趁夜疾驰,直扑百里之外的江陵府。

10月,高继冲改镇徐州。开宝六年(973)病逝于徐州,享年31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徐州百姓念其在镇功德,请求将他安葬于徐州,被朝廷驳回。高继冲究竟葬于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

公元907年高季昌领镇荆南,至963年高继冲纳土归顺,“高赖子”家族四世五帅坐镇荆南弹丸之地,纵横捭阖57年。史官们对它的评价却有些杀人诛心了:

“真人出,四海一,理势必然也……即无伐虢灭虞之谋,高氏其能常守此地乎?光宪知几所由,与卖国以徼富贵者异矣。”

意思是赵匡胤是真龙天子,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即便没有这次的假道伐虢,荆南也很难继续割据;后半句话则是为“精宋”分子正名洗白,说孙光宪等辈正是因为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力促统一,与卖主求荣的小人是有本质区别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高继冲得到了梁延嗣的奏报,悬着的心有了着落,刚要舒一口气,就得到一个晴天霹雳,说数千宋军骑兵正往江陵府逼近,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高继冲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带上文武官员和侍从,诚惶诚恐地出城迎接,终于在江陵城北约15里的地方与李处耘相遇。

李处耘向高继冲拱手行礼,安抚他不要惊慌,说没别的意思,只是大帅慕容延钊想跟他说两句话,“等会儿吧,大帅喝酒呢,一会儿就来,您稍安勿躁。”

把高继冲控制起来之后,李处耘就率先锋部队进入江陵城,等次日天明,慕容延钊和高继冲返回城中时,大街小巷遍布宋军的旗帜,全副武装的宋军将士成行成列地巡逻于城中。江陵城各处军事设施均已被李处耘牢牢控制。

高继冲大为恐惧,于是命人抬来一只轿子,在轿底偷偷凿了一个大洞,然后覆盖在井口之上,把家眷一一骗过来,骗她们说坐轿子出城,就这样,家眷们一个又一个地落井而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