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骗了康熙 > 第572章 找碴的来了

第572章 找碴的来了(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搞定了大事之后,玉柱的心情甚好,便叫来周荃,一起品茶闲聊。

只是,刚刚悠闲了没多久,户部衙门里就出事了。

“禀中堂,朝阳门外的南新仓,出大事了……”

玉柱仔细一听,敢情是八旗子弟们,去领粮饷的时候,可能是嫌弃陈米的缘故,故意找碴闹事,把仓场郎中给打了。

南方的漕粮运到京城后,集中储存于京畿地区的各大粮仓,并由户部管辖。

必须承认,老皇帝非常聪明,他仔细的听完之后,马上抓住了重点。

“柱儿,照你这么说,现在的十两银子,铸成银币后,实际上,只花了五两银子?”老皇帝大感兴趣,盯着追问玉柱。

玉柱笑着说:“汗阿玛圣明。”不让老皇帝占着大便宜,不可能推得动货币体制改革。

这个时候的大清官僚们,全是坐井观天之辈,竟无一人懂得,啥叫世界货币体系?

按照玉柱的计划,逐步以银币,取代让朝廷持续性亏钱的铜币,简直是善莫大焉。

户部委派一名侍郎主管此事,叫作仓场侍郎。

仓场侍郎,全权负责漕粮的到达、验收、运输、保管和发放等流程,驻扎在通州新城,下设有郎中、员外郎和各仓库监督等。

仓场侍郎,那可是肥得流油的超级肥缺。整个仓场系统,十分独立,自成一个系统。

硬要类比的话,仓场侍郎就相当于,前苏联的财政部副部长兼中央粮食储备局局长。

在理财的方面,整个大清的官僚体系之中,玉柱居于第二,谁敢居于第一?

想花钱,找玉柱,在老皇帝这里,已经成了条件反射。

“好,你安排下去,试制一些新的银币出来。”老皇帝也没找任何人商量,径直答应了玉柱的提议。

玉柱回去之后,就给爱丽丝写了信,让她联络欧洲的造币厂,主要是“巴洛克式”的造币厂,争取引入全套的制造工艺和设备。

这个时代的老欧洲,尚无完备的专利原则,只要舍得给洋人钱,别说是螺旋式造币机了,就算是亲妈都敢卖给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