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骗了康熙 > 第856章 险恶的局面

第856章 险恶的局面(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家都可以管,就说明权责含湖不清,老爷们就有推托的好借口。

顺治元年,直隶的地面上,共有五名封疆大吏,分别是:顺天巡抚、保定巡抚、宣府巡抚、宣大总督和山西总督。

后来,这些封疆大吏先后被裁撤,合并为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

康熙八年,老皇帝裁三省总督,将直隶总督改为直隶巡抚,并一直延续至今。

通州以东,顺天府就管不到了。

身兼步军统领的玉柱,也只管得到二十座城门。

至于,皇城的四座城门,那是老皇帝的地盘,臣下们谁敢去管?

以前,只要京城的粮价出现了波动,顺天府就要找大粮商们“借粮”。

当然了,官府借粮,就像是刘备借荆州一般,几乎都是有借无还。

时间一长,京城里的大粮商们,也都学精了。他们纷纷把囤粮的仓库,设到通州以东的直隶地界上。

直隶巡抚,并不是平抑京城粮价的第一责任人,自然不可能积极协助顺天府的差事。

玉柱是老官僚了,他的心里非常有数,与其正式行文去保定,和直隶巡抚打公文往来的官司,不如直接找老皇帝请旨调兵。

对于通州以东的直隶地区,顺天府确实是鞭长莫及。

但是,步军衙门的管辖范围,涵盖了京畿三百里以内,这就管得到了。

康熙朝的直隶巡抚,名义上算是顺天府尹的顶头上司。

实际上,朝廷下的旨意里边,一向都是把两者并列在一起的。

在大清朝,只要是你能管,我也可以管的情况下,形同大家都不管。

众所周知,三个和尚没水吃。

治安最差的地界,往往是两省交界处,或是三、四省交界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