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覆唐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称帝

第一百三十六章 称帝(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仅仅不过才念道几言,却已然是让朝下哗然一片,这时朝下满殿的狐狸自然都能听出其中许多深意,他们怎也未能想到那年幼而一向无能无主见的少帝李重茂怎能忽然生出这些心思?偏偏是当此等时刻,他的这些心思完全表率了他的聪明之外也堪堪将这些朝臣大员们的心思扼杀无遗。

“今有先皇御授皇太弟相王旦,深悉朝事,且为人公正大度,诚可为皇室表率,朕以为,相王旦应能于国难颇多之时,受命于危而安国于乱,故,朕之决意,退位而让贤,由相王旦总领朝纲,登大宝,即国君,整朝事,安天下,兴大唐。”

稍为一顿,于公公先是看了眼少帝李重茂,发现他已然是满面惨白时,再去看向了殿中所跪众臣,丝毫不理殿下一派的议论纷纷,复而又念道:“朕意已决,断不能改!”

堪堪宣读罢这一旨意,殿中众臣再也不去压抑那细微的议论,转而都是张口而互相惊叹着。

这个时候,却只有黄门侍郎魏知古,以及右御史大夫郭之震二人首先反映过来,他二人相视一眼,随即齐身跪步而位列殿中,向着台上少帝李重茂而高声喝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宏手下不曾停止,面上也是甚为自然:“昨日之前,小可最大的理想便是活着,活下去。”顿了顿,他眼中彰显着坚决,又道:“而现如今,则是要好好活着,好好活下去。”

活着与好好活着,这两者间的区别显然并非一座高山,一道鸿沟那般简单。

自昨日太平公主府那场盛宴罢,朝中大多官员都是已然得知了太平公主的意思,所以面对此时的皇帝陛下李重茂,朝上自是有人叹息,有人怜悯,有人遗憾。叹息与怜悯自是不必再言,而遗憾的人更多的则是王亲显贵,毕竟一个年弱未冠并无半分权势的少年皇帝自然更利于他们操纵利用。

于是,在这二人表率之下,殿中众臣这才反映过来,慌忙而叩首,齐声再喝。

也在这时,站于少帝台下左侧的相王,却是陡然面色大变,急急忙忙行至少帝正前时,忙恭身跪地:“陛下万不可如此,旦何得何能,怎敢窃窥大宝。还望陛下万勿收回旨意……”

“皇,皇叔不必如此……”李重茂言语间有些颤抖,极是惶恐:“朕意已决,皇叔名望所在,众望所归……”

相王再拜,拒不能授。

第二日,早朝之前已有许多官员备好陈辞言表,用来劝说相王登基,这许多的官员中除却了原本便属相王一系外,剩下的倒大多乃是摇摆于太平公主与相王间不定的官员,这其中不能不说明那些官员如此急切而渴望相王登基所怀的一番心思,毕竟,拥君之臣大多荣耀一时。所以当这日景云观那钟声响起时,许多平时卧病告假的官员也都是捏着所要陈奏之表恭身来朝,得这消息之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似是一夜之间人人皆是得知了太平公主府的意思,因此,除了太平公主核心的人外,剩下的朝臣官员皆为心急如焚,生怕不能首先得到这拥君一誉。

可是,接下来的早朝却是令这所有官员都是大吃一惊而落下太极殿中满殿的下巴。

早朝之时,满殿众臣皆是垂首而掩饰着对于将要发生之事的激动之意,少帝李隆基也依旧如往常那般带着带着茫然带着幼小而垂坐于的大殿正中龙椅之上,可稍为有些不同的乃是,今日的少帝李重茂显然比往日要多上几分惶恐。

向着满殿众臣,于公公唱喏罢众臣早朝后而扫视着殿下那些暗怀心思的朝廷大员,待他发觉黄门侍郎那处似是隐有所动时,轻咳一声,而先由手中捧起那黄帛圣旨,目不斜视逐渐展开后,于公公径自宣道:“奉圣上旨意,众臣听旨。”

“朕自即位以来,因年幼而使太皇太后专权横行,扰朝纲于不肃,訾万民以不安,虽非朕所想,但终乃朕之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