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天师歪传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哀牢古国

第一百一十四章 哀牢古国(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无疑折射着以吕凯为代表的良吏贤臣注重民生、造福一方的政绩,同时也为吕凯的‘恩威并著’于乡里作了个最为直观的注脚。

吕凯当了首任云南郡太守后不久,被治下叛乱者所害。

由于吕氏深孚民望,其‘子孙世为永昌太守’。

晋初。吕凯之子吕祥曾‘献光珠五百斤’,官署南夷校尉,并归本郡主政,‘持节统兵镇南中’;

吕祥之子则于晋元康末年,出任永昌太守,适逢世居祖地的闽濮,九隆之族叛乱,于是被迫将郡治南移千里至永寿今耿马县境。

王抗亦封亭侯,为永昌太守。

武侯南征,是云南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大事,尤其是他‘攻心为上’、抚边恤民的良策的确在边地广布了福泽。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保山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有着‘确切’遗迹可证的孔明故事。

不过据史家考证,武侯南征,并末亲莅保山,而诸多有关孔明的遗迹、轶闻也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其真正的‘主人翁’不是武侯本人而是他所倚重的阳迁亭侯吕凯。

譬如,今保山城南有‘诸葛营’又称汉营、‘诸葛堰’俗称‘大海子’,其实前者极可能便是吕凯当年保境安民的驻军重地;

自此,永昌城便被诸多史书称为‘故都’。

从这开始也就没有了哀牢之说,已经分裂成了汉人,和九龙之族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希望各位多多留言,我可以考虑加更的。

后者则肯定是吕凯为发展生产‘帅厉吏民’修筑的水利灌溉工程。

再如有文献说,武侯‘深入不毛’,曾‘命人教打牛以代刀料’,传播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些善举,保山人至今念念不忘,但究其实,亦当为吕氏所为。”

忽悠点头道:“没想到是这个吕老哥做的,结果把功劳都挂在诸葛丞相的身上。”

周津瑶继续说道:“新近考古成果表明,‘土地沃腴’、‘宜五谷蚕桑’的永昌故地到了蜀汉时期,社会经济十分繁荣。

汉庄乡汪官营发现的建于蜀汉延熙十六年及其前后的蜀汉古墓群出土的大量陶制冥器:如陶牛、陶狗、陶鸡、陶鸭、陶仓、陶灶等,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了当时保山的社会生活风情: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人们衣食足给,安居乐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