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212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二)

第212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二)(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急性扁桃腺炎、咽峡炎,并蔓延周围引起脓肿、中耳炎、乳突炎、气管炎、肺炎等,往往是链球菌感染引发的。

令人医生们难以治疗的猩红热也是链球菌引发的。

列宁同志并没有向其他同志解释自己如此在意的原因,因为列宁同志感觉何锐这是在向苏俄政府表达一条信息,中国东北政府有着强大的实力。这种实力不禁表现在东北政府拥有强大的农业实力,也有工业实力。甚至在医学这种位于科学尖端的领域,也有足够的实力。

既然何锐表达了这样的态度,自然有必要验证一下。在莫斯科的冬季,永远都不缺乏病人。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好消息接连传来。使用了‘磺胺’的病人,不管是肺炎还是猩红热,病情不禁被控制住了,还在快速好转。

这情绪让尼古拉队长感觉到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悲伤。队长不想让同志们看到自己流泪的模样。

尼古拉队长不认识盒子上的方块字,联共中央里面也没几个人认得汉语的方块字。但这些并不重要,当越飞委员向何锐转达了联共中央关于重新划界的意见后,东北政府立刻表示愿意提供一部分日常物资。

这批物资中,包括皮靴、袜子、毛巾、搪瓷缸等日用品。也有一部分粮食。

令联共感到惊讶的是,东北政府还表示,可以提供‘麻疹疫苗’在内的医药供应。尤其是其中还有名为‘磺胺’的药物。这种被称为磺胺是治疗链球菌感染的特效药。

既然是援助,这批物资不要钱,也不用苏俄中央用什么物资交换。

最初,这些药物是给那些已经明显没救的病人使用。很快,使用范围就扩大到了所有需要用药的病人。

几乎无一例外,病人的病情都开始好转。尤其是那些生病的布尔什维克党员们,不少同志都脱离了危险。

列宁同志最初的时候还会因为好消息而露出笑容,但是随着好消息越来越多,列宁同志的笑容却减少了。

越飞委员觉得能理解列宁同志的心情。如果东北政府没有这么强,而是一个工业与科技水平弱于苏俄政府的力量,或许是一件真正的好事。

满载货物的列车抵达莫斯科之后,搬运下来的物资与清单上完全相同。列宁同志并没有因为这些而高兴,他立刻同意接受一批‘磺胺’的试用药品。

东北政府的公文中已经把磺胺的成分说的很清楚,这种化合物并非东北政府制造。只要翻看一下德国化学年报,就能从中查到关于磺胺这种从煤焦油中提取出的化合物。

药物立刻在莫斯科的医院中试用。感染链球菌的病人太多了,苏俄现在孱弱的医疗系统完全没有办法应对。

便是如此,依旧有卫生专家向列宁同志介绍了链球菌大概引发的病症。

最明显的链球菌感染会引发化脓性炎症。细菌由皮肤伤口侵入,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