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654章 美国卖粮(四)

第654章 美国卖粮(四)(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作为21世纪的新人,何锐对此有很大的反应。

之所以新中国的政府能显现出非凡的生命力,最大原因就是敢破敢立。让新中国政府拥有其他国家政府不具备的这种勇气的,是中华文明的积累。在漫长的农业时代中,中华文明积累出的历史经验,让中国政府并不缺乏勇气,但是缺乏支撑这种勇气的能力。所谓的保守,并非是国家没有勇气,而是不想因为执行脱离实力的政策而人为的制造出社会的动荡。

既然工业化已经开始了,不断改变就变得可以执行。

吕司长汇报完了,看着何锐还是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中更是惴惴。但是吕司长也不敢打断,他听同志们说过,何主席就喜欢思考。经常会陷入很长时间的思考。这种作风对于中层来说都未必是好事,为了提高效率,执行必须快捷。哪怕是错了,也得先干了再说。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但是对于领导层来说,善于思考就是绝佳的能力。而且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何锐因为思考而耽误了工作的事情。绝大多数经验中,何锐的都是当时看似最激进的政策制定与推动者,还从来没听说过何锐是一个保守主义者。

何锐则收起了回忆,说道:“继续。”

吕司长的报告完全基于现在的事情。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农业发展十分令人欣喜。随着化肥与农药的普及,农业的两季种植以及密植全面得到了普及,每年粮食产量增长都超过10%。而且连续两年粮食产量增长都到了15%。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农业部上层是看过1950年中国人口到达10亿的评估报告,虽然没有引用这份令人恐惧的报告内容,但是中国人口即便每年增加3000万新生婴儿,相对1932年已经6.5亿的人口来说,人口年增长也不到5%,只有4.615%。

与人口增长相比,两室产量增长的非常快,不仅能够养活这么多人,更能够让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就在此时,何锐问道:“我只是问一下,对于喷灌,滴灌技术的研究到了什么程度。”

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何锐都觉得自己或许是太激进了。运行国家所需要的基础认知就在于“任何政策都需要成本”,大水漫灌看似简单粗暴,但是这么做并非是因为有人故意要浪费,而是因为一个非常朴素的原因,成本低!

喷灌,滴灌,都是高技术内容。但是只要这么做了,就要面对高成本。进入所有田地的管道需要钱,管道安装、拆卸、维护,都需要成本。这些成本要么由国家承担,要么由人民承担。如果考虑到国家的钱来自税收,最终还是得有人民承担。

但是何锐不得不这么问,河北省经过40余年的开采,地下水累计超采1500亿立方米,已形成七大漏斗区,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的结果是怎样?第一个是地面沉降问题,你将地下本来的水全部抽走,那么本来有水的部分变成空洞、承载力降低,可能诱发地面塌陷。

华北平原是全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2018年被列为严重区的面积为5800平方公里,占全国严重区的99.8%。其中,北京地区地面沉降的累计最大值约为1.2米;天津地区地面沉降累计最大沉降量为3.25米;河北沧州市地面沉降累计最大沉降量为2.50米;山东德州市地面沉降累计最大沉降量为1.08米。地下一米多,乃至三米多,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这是一个大空洞,足以使一辆车直接掉下,如此离谱的地下空洞在北京市、天津市城区都有。

就在何锐以为这份报告里面只讲述光明未来,而不讨论存在问题的时候。吕司长终于开始讲述矛盾与问题。

最大的矛盾就如何锐所听过的,主要是用水问题。密植的确大大的提高了农业产量,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农业耗水。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在800毫米左右,用水压力一直不大,但是在北方地区,每年降水400多。这两年气温比较高,旱灾虽然频发,但是比较极端的降水也经常出现。农业部因此提出了建议,就是修建更多的水利设施。以保障农业供水。

除了农业供水,工业用水量,以及快速发展的城市供水也在争夺用水。工业与城市不仅在和农业抢水,也出现了污染问题。这都是农业部头痛的问题。

如果是普通人听到这些,大概就会觉得天要塌了,至少中国也是危机四伏,好像遍地干柴,一个火星就能让柴堆燃烧起来。

但何锐完全不怕,甚至不怎么担心。这些报告的内容,何锐在众多历史记录中都见过。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并不是唉声叹气,更不是瑟瑟发抖。在生产领域,发展生产力,在社会领域,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调整。在更宏观的领域来看,则是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