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大法官 > 北宋大法官 第1134节

北宋大法官 第1134节(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苏轼也是眉头紧锁。

他一直都是将税币与交子视为相等,只是叫法不一样,但根据薛向的解释,是完全不一样啊!

是另一种东西啊!

那他的质疑就显得有些牛头不对马嘴。

税币跟铜钱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在交税的这个过程,税币的面值等于相同数额的铜币。

那苏轼也立刻打起精神来,他也想知道,薛向会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因为这都是人性所知,发纸币敛财,就是不劳而获,谁能够抗拒这种诱惑。

“在这篇文章里面,苏检察长提到很多关于税币的弊端。”

说到这里,张斐还是低头看了眼,然后才道:“首先,苏检察长是拿着税币与交子对比,在天圣元年,朝廷在益州设立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首次发行‘官交子’126万贯,虽然本钱与发行交子的数目相比,不到三成,大概百分之二十八。但是至少朝廷还有本钱在,而关于税币,三司在公布的时候,并未有提及到本钱。”

薛向回答道:“方才在下就说过,税币只是一种可以代为向国家交税的凭证,且只是在交税的过程,税币的面值与铜钱相等,三司可从未说过这税币就是交子,是可以随时兑换铜钱的,故此是不需要本钱的。”

张斐道:“三司使的意思是,税币与铜钱不能进行兑换。”

张斐也是表示疑惑道:“众所周知,许多的地方交子务发展的其实并不好,且这还是在有本钱的情况下,如今税币都没有本钱,那么百姓凭什么相信这一张税币,并且愿意使用它。”

大家是齐齐点头,这也太坑了一点吧,听着就还不如交子啊!

薛向道:“其实我们之所以发行税币,且不准备本钱,就是吸取交子务的教训,我们相信,百姓更愿意使用税币,而不是交子。”

百姓听罢,顿时有一种被相信的感觉。

薛向稍稍组织了下语言,才谨慎回答道:“朝廷没有保证,手持税币的百姓,就一定能够从朝廷或者任何人手中兑换到铜币,当然,朝廷是有可能会在以后的某个时段,拿出铜币去收购民间的税币,另外,民间百姓进行相互兑换,朝廷也并不反对。”

我不承认税币等同于货币,但你们要拿着当货币用,这我们也不反对。

此话一出,大家又是面面相觑,眉目间透着担忧。

原来税币不能随便兑换铜币的。

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