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辞而为王

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辞而为王(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后,天子刘协心中不甘,又找来车骑将军董承,与其密谋灭曹之事。

董承倒是颇有野心,欣然答应,持着天子血诏迅速展开行动,约同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骁骑校尉兼偏将军王子服,昭信将军吴子兰、太中大夫孔融等人共商大计。

本来,这几人在京都来说,还是颇具势力。

董承的车骑将军虽然是名义上的,对主力军队没有任何权利,但根据汉制,终究还是有自己的将军府,也供养着一支属于他的精锐部曲,而且屯扎点就在京都附近。

长水校尉种辑、骁骑校尉王子服都是朝廷八校尉之一,尽管如今的八校尉远不如早年那般位高权重,已经离开主力军体系,成了拱卫京都的卫兵,但终究还是有不少人马,同时还驻扎在京都附近。

十多年前,各地诸侯就不对皇室纳税进贡了。

朝见天子?

当今天下,谁敢进京朝见?谁会进京朝见?

不服天子管束?

当今天下,有多少支兵马是天子可以调动的?天子也就是拿着玉玺,曹操和群臣怎么说,他就负责盖个印罢了!

至于太中大夫孔融,事实上也是武官,朝廷九卿之一的光禄勋掌握着羽林郎、虎贲郎等各郞属,是精锐的禁军,而太中大夫就是光禄勋麾下的重臣,因此孔融也掌控着一支虎贲郎。

如果真让他们发动成功,或许还真能成事,因为如今曹操大局已定,心中不可避免有些大意,他的主力军队分散各方,京都兵力并不多,这几人联合出手,等同于是可以调动京都近一半人马。

那么在曹操大意之下,说不准还真有翻盘的可能。

可惜,前提是曹操大意,且不知情!

这场朝议,天子含泪,久久不肯盖上玉玺大印,只是细数多年来,皇室对各豪族的厚恩。

曹操担心天子的过激反应,会促使一些老臣心中动摇,更不愿意当众逼宫,落人口实,因此婉拒了这个提议。

朝议自此散去,天子刘协回到后宫,痛哭流涕,饮酒至醉,怒骂曹操大逆不道,发泄心中愤恨。

随后,在皇后伏寿的建议下,刘协不甘坐以待毙,想做最后的抗争。

先是联系伏皇后的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可没想伏完得知后虽有心出贼,却言不能妄动,迟迟没有答应,只是与二人长吁短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