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730章 管的还真宽

第730章 管的还真宽(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皇帝一番话,也确实有些让他茅塞顿开的感觉,其实有些事情不是想不到,只是他们过去从不会去往那里想。黄家这样的厂家通州有数百上千,如果不是跟官员有私下交情,谁会去管那些闲事?

“如果你是一个尽职的通州知府,你就不应当只是高高在上旁观,而是还得实实在在的沉下去,用心参与管理。通州先前就做的还不错,你们懂得引导商人在通州建立了以纺织和鞋服生产为主的轻工业园区,把相同产业聚集在一起,这样还吸引上上游和下游的商家进来,形成了不错的产业链,这是值得称赞的。可你们也忽略了许多东西。”

“比如说工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工人工资起码也得月发,最多压上一个月。可事实上,通州那边的厂子,许多商家却多数是一年发一次,或者一年发两次的做法,平时工人们只能一月借支一次生活费。工人们做工一年,辛苦了一年,有时到了年底老板还要押一两月工钱不给,甚至找借口克扣工资。”

“另外还有许多工厂,都经常延长做工时间,无偿加班,节假日也不休假,工人们如牛马一样日以继夜的工作,得不到休息。这是把工人当什么了?当成了奴隶吗?许多厂子工资也低的惊人,而且不给工人买工伤保险,出了工伤,又不肯付医药费,更不肯赔偿工伤费,甚至有些厂家在工人受伤后,还借故开除。”

刘钧一口气指出了许多问题,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且不仅仅是通州才有,其实这样的情况各地都有,商人重利,资本积累更是靠着剥削起家。

刘钧冷哼了一声。

“你们就做了这些?你认为你们做的足够了吗?”

陈鹏山抹汗,不知如何回答。

“看看结果吧,通州皮鞋厂一家拥有三百多工人,年产超过十万双皮鞋,年纳税上万的纳税大户,结果就这样一下子倒了。皮鞋厂关了,估计也开不起来了,工人们只拿到了一半的工资,剩下的用皮鞋抵工资,他们还得想办法自己去卖掉换钱。不管是从朝廷的税收,还是厂家黄家,还是工人们,甚至是那些供货商们来说,都是输,没有一个赢家。”

“做为通州的地方官,朕认为你们很失职,没有做到自己的职责。若是你们能够对这些商家和工人们多一些管理和关注,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大事。尤其是在事情出现之外,你们的表现更加让人失望。”

他们恨不得从工人身上压榨出最大的价值。

“朝廷重视工商,但不允许厂家无限制的压榨工人。官府既要扶持工厂商家,同时也要保障工人的权益。制定出最低工资标准,让厂家按月发薪水,成立工会,让厂家用人时跟工人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写明工人的权益,加班得有加班费,节假日得有休息时间,节假日加班得有双倍加班费,危险岗位得有专门的岗位培训,还得购买工伤保险......”

陈鹏山发怔,官府还管这些?(未完待续。)

ps:感谢我爱我姐我弟的打赏,谢谢印加的太阳、yy浪荡人生、等诸位的月票,谢谢大家!

刘钧说到这里,简直有些痛心,现在许多官员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上,觉得做官就是高高在上。刘钧不指望这些人能够从主人立马转换成公仆。但起码,你从高高在上的大老爷,变成一个管理者总应当吧。

“朕来告诉你,一个合格的通州知府,在这次的通州皮鞋厂事件中应当怎么做。”

“当通州皮鞋厂出事之后,做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扶持皮鞋厂,助他们渡过这一难关。鞋厂并没有经营不善,他们的皮鞋很受商家好评,订单很多,赢利也可观。这样的一个厂子,你们难道只是坐视他们倒闭?”

“他们出现的问题,仅仅是管理者出现了问题,携款跑路了,厂子还在,工人还在。这个时候,通州府应当主动联系银行,帮助皮鞋厂黄家贷一笔款子出来,付清材料货款,发给工人薪水,然后继续生产,完成订单。帮黄家渡过这一难关,也是让三百多工人的工作饭碗保住了,朝廷每年的那一万多税收也保住了。可你们什么也没有做,原本简单的一件事情,你们却只是坐观,弄成了四败俱伤。”

陈鹏山被训的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