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独断大明 >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协议已经达成,酒桌上气氛也算浓烈,这些使臣放下心思,开始与孙承宗套近乎,不动声色,旁敲侧击的想要搞清楚明朝对蒙古到底是什么想法,是否有意进入大漠,是否会在草原,大漠附近部署重兵等等。

孙承宗自然是避重就轻,安抚这些蒙古汗国,大肆宣扬明朝的和平之心,朱栩的‘仁德之念’,还将明朝开放互市当做挡箭牌,告诉这些蒙古使臣,大明是多么渴望和平,能与各地和平共处,再无战事。

孙承宗虽然多在军旅,到底是文官,舌灿莲花的功夫虽然对朱栩无效,但糊弄这帮塞外野蛮人,那真是用到了地方,一圈圈大道理砸过去,这帮使臣都大是点头,深以为然,将这位孙帅当做了圣人一般,言听计从。

由于明朝只派文官管理蒙古诸多汗国,部落,并没有引起蒙古部落的忌惮,库伦城北移到土谢图汗国的汗山也被定下来,一切都按照朱栩的规划,超额完成,大幅度推进。

不过孙承宗并没有立即回返,很多事情不是这些使臣能决定的,需要汇报,有一个来回的时间。

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称臣’,‘进贡’并没有什么值得在意,关键是他们不能腹背受敌,同时还获得了大明犀利的火器,这是最重要的

“诸位,今后,我们都是大明子民,别无二致,再无战乱,和平稳定,请,满饮此杯”孙承宗端着酒杯,看着一群人,沉声笑道。

一群使者也都笑着举杯,应和着孙承宗。

这份‘盟约’在这些蒙古部落来看,确实是两全其美。他们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要确保明朝不会从背后对他们发动战争,让他们腹背受敌,两线作战,同时,他们也看重了明朝的火器,有了这个,他们面对内部争斗亦或者俄罗斯人,胜算都将大增

所以,他们表面上团结一致,暗地里已经都在找明朝购买这些火器了。

孙承宗乘机在甘肃,榆林等三边重镇视察,给秦良玉站台,推动‘军改’完成。

三天后,满桂,多尔衮等人从外面进来,看着正在翻阅文书的孙承宗,道“元帅,能派出去的人,动用的关系都动用了,就是没有找到察哈尔的余孽,那尼克鲁,八大福晋都好像消失了,如何也寻找不到半点踪迹,末将怀疑,是有其他部落将他们藏了起来。”

孙传庭头也不抬,淡淡的道:“藏就藏吧,对于漠南蒙古的规划,内阁很快就会出详细的方略,除了归化城,还会连续见五座大城,在长城外,这些城会让我大明牢固的统治漠南,再无九边之患”

孙承宗面上带笑,是真的在笑。

他完全没有想到,这场本是一场局部的,征讨察哈尔的战争会带来这样意外的结果。

太丰厚

这个结果,绝对会冲击整个大明上下,史书上,必将是极其光辉的一笔

乾清宫里稳坐钓鱼台,决算千里之外的皇帝陛下,那些溢美之词也将耗干笔墨,青史垂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