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臣权 > 332 太子西巡

332 太子西巡(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陕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以及各衙门七品以上官员,陕西关内道西安府、长安县的主要官员都已到齐。几十名穿红着绿的吹鼓手和艳抹浓妆的舞姬在草坪上侍立待命。众人都齐聚在渭水河畔,这气势,这场面,如欢迎凯旋而归的勇士一般。

渭水岸边旌旗飞扬,数百名骑、步兵组成的仪卫明盔亮甲,佩执刀枪,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生辉。和暖的春风拂面吹来,一面面彩旗迎风摆拂,每个人表情肃穆,似是一尊尊彩塑兀立河岸,只有好动的战马不习惯不耐烦这种出奇的寂静,时而昂头振鬣,挪动四蹄,发出一声声嘶鸣。

忽然,右方宽阔的河道上出现一片片引人注目的白色风帆,帆藉顺风,排浪迅疾驶来……旗鼓手立刻挥动角旗,顿时三声炮响,同时鞭炮齐鸣,鼓乐震天。

众人下意识地理了理冠服,随着众人引颈东望,渭水上,阳光下。波浪叠金,浮光耀彩。江上船队浩浩荡荡,为首的两条船上,环侍着披挂整齐、佩刀肃立的兵勇。接着,便是一艘巍然壮丽的画阁巨舰,凌波履浪,缓缓驶来。船头上。一杆金银丝绣字的日月大明旗在风中飘扬,两排衣着锦绣的仪仗簇拥着两面硕大醒目的:“回避”、“肃静”。

画阁大船的彩饰舱门打开,走出一个满面春风,、英姿勃发、清秀俊逸的的人来,双手背后,昂首遐观。旁若无人。领头的官员趋前几步,拱手朗声说:“陕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率陕西官民恭迎太子殿下!”

说到这里也有些奇怪,朱元璋虽然对待大臣和自己的儿子一直是不拘言笑。但是偏偏对于自己的孙子,却又宠溺的要命,首先,朱雄英作为皇长孙,又有过大难不死的经历,所以朱元璋对于他十分的在意,基本上就是当做一国之君去培养。所以仅仅十六岁的朱雄英被培养的老气横秋,颇有朱标少年时的模样。

但是对于朱允炆,却有些打心眼里喜爱,可能知道皇长孙在,而原来故去的太子妃常氏又是军方大佬常遇春的女儿,所以只要朱雄英在,朱允炆就没有即位的可能,因此对朱允炆又更加放纵一些。

这几年来。倒是朱允炆进宫的次数,要远远多于自己的哥哥朱雄英,所以今年仅仅十二岁的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很有一些放肆的感觉,但是偏偏朱元璋吃这一套,所以有时候,沉默不语的朱雄英眼里。常常显露出一种与他年纪不符合的意味。

每当自己的弟弟在和皇爷爷一起嬉闹时,朱雄英总是很冷静的在一旁看着,他是一个没有娘的孩子,虽然舅舅在军中也算是有些声望。但他在内宫之中,一点地位都没有,除了皇长孙这个名分,如果有一天连这个名分都没有了,那该怎么办呢?

皇家出生的孩子,心思就是很重啊,偏偏开国皇帝,总是没有传承下一代的经验,稍微的留下了一些隐患,朱元璋和在一旁的太子妃吕氏根本没有注意到已经觉得自己受了冷落的朱雄英。

随着陕西布政使刘祯的话音刚落,鞭炮和鼓乐声骤起,在一片喧嚣声中,画阁大船已经靠岸。刘祯为首,官员排列于码头前,太子朱标从舱门处缓步走到船头,岸上官员齐行两拜大礼,齐声说道:

“卑职参见太子殿下!”朱标连忙挥手,朗声说道:“各位大人免礼。”

下了船,坐上官轿,刚从船上晃晃悠悠的下来。又要晃晃悠悠的往西安城里去,车、马、轿、仪仗的队伍浩浩荡荡,转过几条大街,进入专门接待朝廷大臣和显贵宾客的驿馆长安北苑。

位于西安城北,这儿原是蒙元皇帝在西安的行宫。也正是徐达在攻取西安之后,曾想纵火焚烧之地,因见屋宇俨然。巧夺天工,不忍加毁。所谓昏君有罪,房屋无辜,这才封存保管下来。洪武三年。朱樉封地西安为秦王,才改成长安北苑这个名字。

太子妃吕氏心里充满了欣喜,而朱元璋只是觉得是在补偿太子的做事,因为太子朱标这次去陕西,是带着自己的秘密使命去的,要去大概一年之久。

另外,自己让太子朱标去陕西,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太子朱标走远点,自己在南京,要开始对于一些事情动手了,因为在朱元璋心目中觉得,再不动手,可能有很多事情就都晚了。

但是对于这些,太子朱标却是没有丝毫感觉,他已经被自己的秘密使命而震惊了,因为他秘密使命其中有一条,那就是父皇竟然要清算自己弟弟,也就是秦王朱樉的罪责,让自己去陕西搜查证据。

光凭借这一条,已经让太子朱标方寸大乱,哪里能想得起来别的事情呢?

半个月后,西安城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片云。官道两边人头攒动,每隔几步便有一名持枪荷戟的侍卫,间有几处香案,道旁柳枝头上,飘拂着彩旗,前边官道中央是一块很大的圆形草坪,草坪上摆满了上千盆姹紫嫣红的花草,这是临时从各处调集来摆设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