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荣医 > 第二百九十九章 另辟蹊径简帝心

第二百九十九章 另辟蹊径简帝心(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倘使农政编书,农人习书,不仅凭天时,凭经验,更可知春种如何,秋收如何。又可推广多种经济种植,如棉花,如桑麻,如甘蔗、甜菜、豆类、花生等。如何养田,如何套种,如何灌溉,如何既不耽误粮食种植,又能多出效益,丰富作物,尽可使全民皆知……”

开启民智,创立学派。

使世界有规则,使文明成圭臬。

使他的道理成为治国的道理,使他的理念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理念!

此事越深思,简直越加的一发不可收拾!

皇帝久久无语,宋熠又道:“皇上,学生那时见了那两个农妇竟为一筒秽物撕打,心中不能不有所感。穷山恶水多刁民,农妇泼辣,固然是不识礼仪文明之过,然则又何尝不是被生活所迫?倘使人人衣食丰足,又何至于为此等理由争打?”

宋熠道:“只学生自用了,分发蒙童只是设想,实则并未如此。学生叫他们自制沙盘,用树枝在沙盘上习字。”

皇帝深深吸一口气,静默了半晌不语。

为君一任,谁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明君称号,流芳千古?

可事实上辉煌的功绩是那样好留下的吗?

大靖朝历来重经济轻武力,周边四邻也都没一个是好相与的。所以文治武功这两项,武功方面昌平皇帝是极少去想的。

这话锋竟又一转。

皇帝挑眉,宋熠这是在自己反驳自己?

礼仪教化不如丰衣足食?

宋熠道:“若能使文明通达,不求使乡民百姓人人知大义,至少也懂王化,明荣辱,晓廉耻,能分辨是非,能积极进取,便算成功第一步。同时可使农政编书,推行更优越治田之法。”

他有条有理,逐渐深入:“学生出身农家,少时也常下田。乡民种田多凭经验,并无一定成法。有人勤劳,然则也是日日徒然辛苦,因佃田租高,户田税高,若产量不及,一年下来也不过勉强温饱。”

他能设想的只有文治,文化昌盛,那也是千古之功!

孔夫子为何能被尊为儒家第一圣人,就连孟子都只能屈居亚圣?

是因为他周游列国,影响强大?

还是因为他著书立说,篇篇经典?

这些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但其中也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孔子首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