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剑 > 【评点本】013三章 立议

【评点本】013三章 立议(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郑盟主低头瞧着手中纸简沉吟片刻,道:“我也希望万里无云响晴天,但是真要刮风下雨,也挡不住啊!平静若只维持在表面就没了意义。从权也是要有限度的,讲大节不拘小嫌,变成纵容就错了,百剑盟光屹百年,岂能成为藏污纳垢之地?蒋昭袭——”

始部一剑客出列,看面相三十五六年纪,英儒卓俊,气度胜人,朗声应道:“属下在!”

郑盟主道:“泰山之行就要劳烦你了,小心查办,便宜行事,泰山派还有两位宿老在世,不可越失礼数,尽可能还是交由其内部解决。你不必等他们派人来报丧了,现在就下去准备起程。”蒋昭袭应声道:“是!”转身出殿。

这时殿外人示有讯息来传,郑盟主许了,一名武士入殿,行至玄部一剑客身边低言几句。那剑客急急出列道:“盟主!”郑盟主以目光示意他说下去,那剑客待要张口,似觉转述麻烦,便冲刚才进殿的武士一招手。那武士上步道:“属下邵方,掌管倚【娴墨:明史第一奇人,在盟下不过一小头目耳】,近日咱们周围数家茶轩茶馆都转了手,出面收购的都是徐三公子【娴墨:是祸不找人,人自找祸也,《豪聚江南》中之大戏预伏于此。】手底下的人,本来这也属于正常,但底下人又探听到,他们买下来不是为了经营,而是要把它们改成娼寮妓馆,几天前,工匠、材料都陆续到了,已经开始动工,咱们倚是京中数一数二的茶楼,客人来品茶聊天图的就是那个清静书香的氛围,若被几家妓馆一围上,只怕大大不妥。属下琢磨着三公子毕竟是徐阁老的儿子,礼数上不能薄了他的,便亲自带人过去交涉,徐三公子阴死阳活地接待了,却说他的产业要干什么他说了算,还说本来打算把倚也买下的,但瞧在那是百剑盟的产业,就没出手,这已经是给了盟里面子……”

先前那玄部剑客怒火上冲,打断道:“盟主,徐小三这些日子勤折腾得厉害,我手下还有几处产业的人报上类似事件,咱们可不能惯着他了!”说话时半掌长的短须根根张竖,眉立目圆,大有凶相。经郑盟主刚才介绍过,常思豪依稀记得这人姓高名扬,字公烈。心想这人看上去好歹也有四十来岁年纪了,脾气倒是够爆的,那徐三公子我也在口福居见过,胖乎乎的一个官富子弟,见了沈初喃也还客客气气,你这般恼他,无非是被抢了生意,好没意思。

郑盟主对余人也只是简单引见,并未加详介,最后道:“好了,时候不早,咱们开始吧。”

他就这样简洁地宣布了晨会的启动,并向众人发出示询的目光,常思豪见之不禁有些诧异,万没料到这堂堂的百剑盟召开会议大家居然都是站着,包括一盟之主,连个椅子凳子都没有。此时自己站在郑盟主身侧,为众人目色余光所罩,不免局促,觉得很不合适,想到这儿身子向侧后方退了一退,和他保持在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心里想着《修剑堂笔录》被盗的事,眼在这些剑客脸上扫,心想:“这些人里,倒底哪个是叛徒?”

诸剑以为盟主将常思豪带到守中殿内是与大家引见相识,但是这会儿没有让他出去的意思,显然是要他也参听盟中内务,没把他当成外人。百剑盟的通例是不论客人什么来头地位,都只在前面大有殿接待而已,他们相互间瞧了一眼,似乎都感觉郑盟主对他这份恩宠异乎寻常。

郑盟主瞧出他们的犹豫和迟疑,便道:“志士惜年,贤者惜日,咱们盟里盟外,上上下下的事情不少,半分时刻也耽误不得。小常不是外人,大家抓紧时间说吧。”

诸剑交换眼神,相互间点了点头。始部中有人出列:“禀盟主,今晨传来的消息,泰山派掌门管莫夜于前日未时一刻病故,其子管亦阑已然于当日酉时接任掌门之职,预计报丧使者明后日即到,属下已先行定下了外出吊唁人选以及礼金数额,请盟主过目定夺。”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纸简呈上。

“公烈稍安勿躁。”童志遗眉心微皱,略一挥手,将邵方挥退。

他微捋须髯,转过身来道:“盟主,现在风向确实已经有点不对头了,高拱下台之后,徐阁老虽然表面上仍是和和气气,没动咱们,但那是顾忌着他自己

常思豪听到“管亦阑”这名字略觉熟悉,忽然想起——这人是什么“纨绔子弟”,在大同时秦lang川曾经提到过他,当时未深说,自己也未在意,原来他是泰山派掌门的儿子。【娴墨:以自述接上前线,闲言恰是正文,趣在此处线又不抻起,好似提钩出水,看看鱼食还在,便又把杆打回去。】郑盟主接过,略瞧了一眼,却没说话,将目光递向始部总长江石友。心知此事他即可作主,如今其部下越级向自己直接请示,显然是下面意见未能统一。

果然江石友出列道:“禀盟主,此事大方向已经明了,只是细节有待蹉商,故而未做终决。”

郑盟主用目光示意他说下去。江石友道:“管亦阑骄狂成性,他父亲虽执掌泰山门户,却也仅是一方的名侠,他年纪不大,反倒处处以少剑客自居【娴墨:想想。】,而且有母亲庛护,管莫夜也无可奈何,他父子不睦的事情江湖上尽人皆知。管掌门病故之后,管亦阑仅隔不到两个时辰便急急接任了掌门之位,此事甚是蹊跷可疑,应当派人访察明白【娴墨:应该二字何来?想想。】,而吊唁便是最好的时机。属下以为应当在剑客之中选一人担当此任,而伍恭节所选陇西大侠赵阳虽然为人圆通,算得上是精明强干之辈,但身份武功毕竟都显得低了【娴墨:怎样?以剑客自居者,拿侠不当回事已成常态。作者要写大剑,先写剑家中不配做剑客之人,一句一扎,一扎一透。】,真若查出问题,起了冲突,只怕压制不住。”

先前出列的伍恭节道:“禀盟主,属下与江总长的分歧就在于此。五岳剑派虽都在我盟麾下,但仍令其自治,对于管理层面没有过多地干涉,属下以为,管亦阑是如何取得了掌门之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继任后对我盟的态度如何【娴墨:想想,是秉承正义主持公道的话么?这仅是替后文处理西藏问题牵一个头。一盟如是,一国如是,则天下事莫不如是。上文批过混血是“大梦想”,此一类则可称“大批判”,都是作者在“大”字上下的功夫。】,现在聚豪阁在南方虎视耽耽,正盼着咱们出些什么乱事,一旦闹将起来,再引得他们趁机北上,江湖一起风雨,咱们整个的布署都要打乱,所以对于管亦阑还应是安抚为上。咱们这次去的人身份过高,对他反有压力,赵阳在我座下办过不少事情,属下以为,他足可担当此任。”

荆问种道:“盟主,江总长和伍恭节说的都有道理,咱们这些日子紧抓朝堂大事,江湖方面都有些顾不上了。我的意思,现在时机的确不恰,所以还不能把管亦阑逼得太急,但事情要查清,管故掌门的死因要弄明白,证据更要抓在手里,一旦泰山派将来要起包,这就是贴最好的膏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