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松山迷情 > 第十四章、飘香的桂花酒

第十四章、飘香的桂花酒(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说穿了,这首词凝聚了作者一生的感悟与智慧,他悟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真谛,是非荣辱、你争我夺,历古千年,不过如此。”

“行了行了,我懂了,我那公园里一定要健一个桂花文化景点,并要和两位杨老先生挂上关系,由你去构思。”

就这样定了板。王华回到松山后,立即对这块葫芦瓢形的缓坡地进行丈量、规划,并在周边几个县、市订购了几百棵桂花树。

王华感觉口干舌燥,他打开保温杯,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老板,你听我说嘛。”

他二人干脆在詞碑前的石凳上坐下来,胡江河请游人帮忙为他俩照了一张以词碑为背景的合影。

王华继续说道:“杨廷和离休后回到香都养老,就在这里修建了莲湖公园,作为私家园林公园,在里面种植桂花树和荷花,夏季,满塘的荷花,红的白的,在磨盘大的荷叶映衬下,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观花,写诗作画。到八月桂花开时,满园的金桂银桂,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让整个香都城满城飘香,香都这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的城市也因此得了个‘香城’的美名,全国各地,那些喜欢桂花的才子佳人闻香慕名来到香都,一时让香都客满为患,你说这桂花、荷花还不能让香都人感到骄傲吗?”

“当然,这五百多年来,无论是远远近近的文人墨客,还是大大小小的官宦显要,都十分向往香都的莲湖,但也非常推崇杨廷和杨升庵父子,其实,喜爱莲湖的桂花、荷花,与崇拜杨氏父子的心情是一样的。他们只要到了香都,务必要来莲湖游玩,一来吸取杨氏父子的灵气、显摆高雅,欣赏桂花、荷花,二来想见识一下杨廷和这个位尊权重、官场不倒翁的为官之道和杨升庵的大才大气、瞻仰他的塑像和这块词碑。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为崇拜杨氏父子有名有堂文人骚客、才子佳人、他们都是为杨氏父子的才气所倾倒,为欣赏莲湖湖光花色而来,闻香观花,增长自己的才气,捕捉灵感,借此提高提升自我,好为人类做点儿好事。当然也有不少是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之辈,他们来的目的就不一样了,不外是装装样,显显摆,自欺欺人罢了。”

“有哪些名人来过吗?你说些我熟悉的来听听。”胡江河迫不及待地问。

何伟力听王华简要地介绍了情况后,对李先知等人说:“要说的话,香都莲湖文化沉积确实厚重,杨升庵父子的知名度很高,那里的桂花因二杨而出名。但是,用什么形式把我们这桂花台的桂花和杨氏父子结合起来呢?说个难听的话,你总不能生搬硬套哦!你们大家来出个好主意看看!”

“历史人物是有地理性的,香都人对桂花情有独钟,是因为杨氏父子是香都人,如果我们过于牵强附会,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李先知说,“我看不妨这样,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换一个意境。毛老人家不是有一首词叫《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吗,其内容是: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来的名人可真不少哇!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左宗棠来过,张之洞来过,就连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大名人也来过。这远的不说,就说新中国建立以后,就有好多高级领导人、大文豪来过,那边碑上和馆内的匾上都有记载。他们来莲湖赏花赏景,拜读诗词,不少人还题了诗、词、字、画。”

“看这碑上,字写得太潦草了,我认不到几个,你念一遍,再给我说说是啥意思行不?”胡江河很腼腆地笑了笑说。

王华看着胡江河的表情十分可爱,他觉得胡江河这人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他生性耿直,从来不会不懂装懂,而且在有文化的人面前,他总是尊重有加,不像有些土豪那样猪鼻子插葱。于是他很诚恳地说:“好吧,胡老板,我也就不客气了,您听着,这首词呢,它的词牌叫临江仙,啥子叫临江仙呢?这里有个讲究,因为写古词是很讲究的,词有词牌名称,立意要鲜明,这个词牌有好多句,每句有好多字,字的韵律、声调平仄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首词之所以受人热捧,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正是由于它立意新颖,气势奔放,韵律整齐,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我先念给你听听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