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蒹葭怨 > 第三章 独赴皇城

第三章 独赴皇城(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冰冷的宫墙,凄清的氛围,纵使孤寂她也不悔当日出使大燕,当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当心中的苦闷无处可诉的时候,这个尚且年少的女子只会默默的哭泣。当然,在这个幽深冷寂的宫殿,也有对她好的人,那便是燕王,以及他身边的亲信班念烈。

进宫伊始,燕王便对她极好,尽管国事繁忙,但只要一有空,他便来陪她说话,陪她漫步在燕王宫,走过每一处她尚未熟悉的地方。这温情的陪伴,让常在孤寂深宫之中的宝黛感到了一丝温暖。班念烈,这个将她带入燕王宫的男子,对她也是恭敬至极,在她被人轻视冷落的时候,他会尊称她的黛妃娘娘,会恭敬的向她请安。

因为这两个人,她才对这寒冷刺骨的北燕王宫存有一丝好感,然而,感激始终是感激,她从来都没有把这大燕国当成是自己的家。

直到越儿的出生。

这个婴儿皮肤白皙,有宝黛眉眼的温柔,鼻梁的俊秀,也有燕王轮廓的俊逸,眸子的幽深。他的到来,让这原本清冷至极的宫殿多了一抹温情,也让孤苦无依的宝黛有了依靠,有了心灵上的慰藉。她不在整日忧伤彷徨,独坐殿前等待着大王的到来,而是终日的陪伴在这个婴儿身边,细心照料。

十六年前。

各国战争不断,不善武术的韩国人为了国家的安危,而低头采取和亲的政策,以寻求大燕的庇护。那时为了彰显与燕国交好的决心,韩国国君亲自打开宫门,恭迎燕国的使者前往韩王宫来为燕王挑选最中意的女子作为和亲公主。

燕国的使者乃燕王的亲信班念烈,他在宫殿前端庄站立的女子中转来转去良久,也没有寻得满意之人,只好作罢。当晚他暂歇在韩王宫之中,半梦半醒之际,听见一阵凄婉的陶笛之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与这清冷的宫殿相互映衬。

班念烈起身下床,披着披风,寻着笛声走出殿外,来到韩王宫的后花园,笛音的源头在那丛丛的海棠花之中,走近一看,花丛之中坐着一位女子,纤手握着陶笛,独自吹奏。此女骨骼清瘦,气质娴静,容貌秀美绝俗。

这正是他所要找寻之人。他心中大喜,第二天便向韩王讨要此人。此人正是韩国的公主,韩王的爱女——宝黛公主。

纵使深宫冷寂,微暗的烛火下有她和稚儿的身影,她也心满意足,不再奢求,孩子便是她的全部,也是大韩国的希望。

那时的小越儿对周围的一切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胭脂盒,木梳,白色的帷帐等寝宫里的小玩意儿,只要被他抓住了便能独自的把玩一天,当宝黛俯身抚摸他那柔嫩的脸颊的时,他稚嫩的小手便死死的扯住娘亲的头发,当燕王将小越儿抱在怀里时,他眨着好奇的眼睛,盯着父王头顶的珠帘,便也忍不住伸手去抓扯。这在常人看来乃是皇家的大忌,但是燕王却丝毫不生气,他将越儿护在宽大的袖子里,笑声朗朗依旧,转过身看着立在一旁的宝黛妃,道:等越儿长大后,寡人定立他为太子。

这一句承诺烙在了宝黛的心里,从此,她那颗悬着的心渐渐的放了下来。往后,等越儿学会走路之时,她便开始了对他的严格管教,读书写字,宫廷礼仪,琴棋书画,一样不落,只为了往后他能担的起“太子”二字,大燕,大韩两国的命运也都终将会掌握在他的手中。

既是使者亲自所选,韩王虽有不舍,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只好点头答应。

当时,宝黛公主年仅十六,正值芳华,养在深闺,因为不堪月夜的冷寂,独自步入后花园吹了一回陶笛,一次偶然,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被选为和亲的公主后,这个天真单纯的闺阁女子背负着国家利益的使命,踏出韩王宫,离开她最亲最爱的父王母后远走大燕。

北燕的大地冰雪覆盖,一片冷寂,路途中,宝黛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着这白茫茫的大燕国国土,耳边是萧瑟怒吼着的风,面对陌生艰险的环境,面对未知的命运,这个稚气未脱的公主神色平静淡然。

白雪纷飞,青烟缭绕的燕王里,不乏容貌秀丽的女子,但是宝黛凭借韩国人所特有的纤瘦弱美的气质,以及和亲公主的身份得到了燕王的重视和喜爱,被封为黛妃,入住寒清宫。那时,在这清冷孤寂的燕王宫中,一个弱小国家的公主,身处异国,礼仪语言的不同,就算被封为妃,就算深受大王的喜爱,也终究是寄人篱下的命。那些资深的宫女,同等位份的妃嫔,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是暗地里都对宝黛冷眼相待。孤立的宝黛终日守在寒清宫之中,不肯踏出宫门一步,更不愿意参加任何嫔妃的邀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