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仙侠版水浒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衍:李清照?!

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衍:李清照?!(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年赵相公得势,成了宰相,他家管事找到我父,扔下一百缗灵钱,教我父将地契送过去,还说教我父想好了,赵相公现今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我家兴,我家便兴,要我家亡,我家便亡。”

几十年前,赵宋王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以户部侍郎知青州,兼淄、潍等州的安抚使。他才高志远,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

范仲淹为政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病,蔓延很快。

为此,范仲淹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制止了瘟病的流行,百姓感激不尽。

恰在那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纯净,甘甜可口,百姓以为这是范仲淹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

范仲淹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

于是,江鸿飞就带人来到了青州,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四处借粮。

这时的青州,是京东东路治所所在地,管辖青、密、沂、登、莱、潍、淄七个州,加上济南府、淮阳军,领三十八个县。

经过这几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江鸿飞已然将大半个青州的农村地区变成了水泊梁山的了。

——为了不招惹慕容彦达不顾一切的反弹,也为了不让镇守青南地区的花荣等人为难,江鸿飞始终没有向青州的州府益都所在的青南地区发展,而是就止步于青北地区。

而这明显会耽误水泊梁山的发展,所以水泊梁山已经开始向密、沂、登、莱、潍、淄等七个州以及下辖的县发展了。

后来,范仲淹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人们感念范仲淹,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那一片区域也以“范公亭”为地名。

来到范公亭,举报的村民指着一大片一望无际的田地,说道:

“这一大片好田皆赵家所有。”

“其中有二十亩好田,原我家所有。”

这日,水泊梁山接到实名举报,说潍州范公亭有一个姓赵的世家大族,为富不仁,家境十分殷实,有良田两万多亩……

其家所拥有的田产是宋家庄十倍。

别的不看,就看其家积累了这么多田产,那梁上好汉去他家替天行道,肯定没错。

关键,江鸿飞现在缺粮,不打一些家产丰厚的豪门世家,怎么劫富济贫,怎么借到救济灾民的粮食?

没说的,江鸿飞亲自带队,前往范公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