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仙侠版水浒 > 第323章 国号国都

第323章 国号国都(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见此,王伦、李处温等盼望江鸿飞登基的人,无不大喜,赶紧抓紧时间继续准备江鸿飞的登基大典。

而“大元”就不同了,有气势多了。

见江鸿飞点头,王伦、李处温等眼巴巴地等江鸿飞登基称帝的人急了。

再细想想,要是江鸿飞也像蒙古人那样,推了全世界,用别人用过的“梁”、“齐”、“汉”、“唐”,总觉得气势上差了点。

后来,江鸿飞干脆不想了,直接将历史上宋后面的“大元”拿来用了。

再说,再急,也不能差登基这点时间。

细想想,“元”字简单、好听,大元至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寓意也不错。

换而言之,江鸿飞把耶律大石放在自己眼前,帮自己参谋如何管理那些归明人,也就是帮自己参谋如何管理燕云平地区的少数民族。

而事实上,江鸿飞起“大元”当国号,真没有那么复杂。

其实之前不仅江鸿飞纠结,江鸿飞的一众臣子也因为国号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差点没将江鸿飞的脑袋给吵爆炸了。

当初,江鸿飞让手下臣子起国号的时候,有人提出用“梁”,有人提出用“齐”,还有人提出用“汉”或者用“唐”当国号。

“大元”中的“大”字,在此之前只有尊称的意义,而江鸿飞的大元朝将“大”字加入正式国号之中,成为首例。

耶律大石这番话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严厉批评了耶律延禧过去一味逃跑的错误路线,又对耶律延禧现在冒险出战做出了否定,还提出来了请江鸿飞御驾亲征的正确主张。

事实上,江鸿飞挺喜欢“大明”的,因为他喜欢老朱。

所以,综合考虑过后,江鸿飞决定用“大元”当国号。

在外人看来,江鸿飞起国号“大元”,不仅是江鸿飞对大元王朝统治理念和抱负的体现,也反映了在大元王朝如今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在历史上有一个铁一般的规律,那就是,但凡是在南方建都的王朝,你比如在南京、杭州这样的城市建都,不是短命,就是偏安一隅,绝无例外,而历史上的那些大一统王朝,都城都在北方。

可“梁”、“齐”、“汉”、“唐”在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都出现过,再用,有炒冷饭的嫌疑。

可老朱的国号不管是来自于“明教”、“明王”,还是来自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的后半句“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都跟江鸿飞不搭边,以至于江鸿飞实在是用不到“大明”这个国号。

所以,江鸿飞让准备登基的人继续,同时,命令各军秣兵历马,自己这边登基完,立即就出兵去捉耶律延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