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139章 史弥远求我,我都不当皇帝

第139章 史弥远求我,我都不当皇帝(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你以为这样就没了?

定价只是其中之一,可能官方定价五万,你卖了六万七万呢?

这个好办,赵与芮没放在心上,你继续说。

市舶司最大的收入是抽税。

前面说过有个叫:上船验货。即「阅实」

船只到港后,市舶司的人上船检查货物,按货物的价格收百分之十的税,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为了吸引外商,把税降到百分之六,但变法失败,又回到百分之十。

两宋还有法律规定,有诱导政策,给予奖励官帽。

“现在魏王重设市舶司,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大伙都会想着避税,走私的一定好多。”

庆元府海关被取消几十年了,大伙都习惯了不交税,所以定海县才会这么发达,外来人口比较多。

你现在又要设关收税,很多人肯定第一时间就想走私免税。

赵与芮点头道:“好好抓一批,他们就会老实了。”

他不怕别人走私,就怕别人不来。

什么意思呢:凡大宋海船如果缴纳关税超过五万贯,或者能诱导外国海船缴纳关税超过五万贯,一律发给乌纱帽,给伱当官。

就等于你去招商引资,把外商或其他大宋商人招到这港口,每年交纳关税超过五万贯,可以给你个官当当,而原本有官的,还可以升官。

这招就比后世还先进啊,后世都讲招商引资,你要是也这么干,招进外资给官当,估计效果也会不错。

所以当时广州和泉州的市舶司提举判官一二把手,每年要花几百贯钱请外商吃饭,用来拉拢他们过来做生意,为了这件,还专门上奏书给朝廷,说明了自己一年花了几百贯钱是在公款招待上的,不是贪墨的。

两宋有记载最多的一次税,是阿拉伯商人蒲亚里,他一次性运到广州的商品中,有大象牙二百九十根,大犀牛角三十五根,按当时的官方定价,贸易额达五万余贯,按当时的税率,政府最少抽取关税五千贯。

所以钟手分道:“就怕船只们不敢过来,往松江(上海)、平江府(苏州)、瑞安府(温州)去。”

甚至还可能跑金宋相争的山东。

这会附近还有几个港口可以上船,松江,平江,瑞安更是海商们比较喜欢的地方,如果两浙市舶司开始正式收税,会分流一大批船只往这三地去。

“当在这几地,加派水军,严查缉私。”胡琦这时道。

市舶司有自己的缉私队伍和人手,但一般都会请水军帮忙,因为有些海商可能有大船和大量人手,你遇到未必打的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