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392章 殖民的思想贯注

第392章 殖民的思想贯注(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众大臣也没震惊之色,因为都知道为什么。

但在宝庆七年后,情况又下降了些。

因为赵与芮步子有些大,开发海南,开发辽东,到处打仗,到处移民。

好在进入宝庆八年又发了笔,主要是攻灭金国查抄了几亿财产加几千万亩田。

但宝庆八年和元贞一年,在西夏的战争中还是花钱的。

宋军在得到西夏一半区域后,不能像攻灭金国那样到处查抄,主要是当地蒙古人不多,大部份都是党项人和其他族的,当地田也不多,还得靠他们养马。

朝廷一边裁减人员,还一边能抄没财产。

当时的朝廷用了五年时间裁减了四十万吏役,人员少了,朝廷是越来越有钱啊。

后来陆续控制人员和开支。

人员又开始上升。

没办法,前期裁减人员的目的还是为了打击地主阶级和贪官污吏,后面还是要有人补上,加上赵与芮先后把六部加到十一司,还有锦衣卫,还把工匠,郎中甚至现在朝廷企业工人收编等各种,朝廷财政供养人员又开始逐步上升。

所以打西夏是亏钱的,打金国是赚钱的。

进入元贞后,又大力移民开发辽东,源源不断的钱粮都出去了。

赵与芮还要整治黄河,又得花钱。

这时赵与芮让户部尚书杨长孺说下去年的开支和收入。

“我大宋去年岁终统计,全年各种钱、粮、物,合计为三亿三千万贯。”

宝庆三年全国文武官员一万三千多,全年支饷是两千万贯,全国军队九十万不到,全年支费约四千万贯。

当年全国在编工匠才五千户,全年支出不到一百万贯。

其他七七八八加起来,当年还负了两千万贯,也是亏钱的。

后来学史弥远,赵与芮少量发行了会子,这才坚持了朝廷的运转。

从宝庆三年后,朝廷越来越好,生意海贸越做越好,人员精减,收入加,再加上陆续打击地主和搞了两次高息骗局,赵与芮的大宋朝在宝庆七年时,朝廷存款已经破亿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