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19章 做欧洲的债主(第四更,求订阅)

第219章 做欧洲的债主(第四更,求订阅)(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于是,中国便通过银行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贷款,但是这些贷款指定只能用于购买中国商品,那些国家如何偿还贷款呢?当然是用农产品和原材料了。暂时付不出来也没有关系,计算利息,按年偿还就行了。

这一套方式,在另一个世界,被欧美指责为什么“债务陷阱啦”、“新殖民主义啦”。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毅安可借鉴一下它的模式——向西欧各国提供贷款,当然不是直接给他们钱,而是自己用钱在世界范围内收购相对廉价的粮食以及肉类,运到欧洲后,以信用贷款的方式,提供给欧洲各国,当然价格是欧洲大陆的价格。

“目前南美的牛肉、小麦、咖啡等物资与欧洲大陆的价差,可以达到三倍,这意味着我们用一亿美元的物资,可以撬动3亿美元的资金,这笔资金是以记账的形式,存入指定的银行,等到未来两三年后,欧洲国家央行再以本国货币偿还,我们再用其向他们国内企业发出机械设备的订单,当然,也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收购各国的优质资产。”

而且欧洲各国也会非常欢迎这种贸易方式,毕竟对于缺乏硬通货的他们来说,他们需要来自国外的粮食和肉类去填饱人们的肚子。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有必要在欧洲和俄国人抢购机器,哄抬物价了。

在成济德的提醒下,李毅安认识到,婆罗洲并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而且哄抬机器价格,对婆罗洲也不是件好事啊!

沉思片刻,李毅安说道。

“那么……记账呢?”

“记帐?怎么说?”

与此同时,这种贸易方式可以带来的几倍的回报,无疑于为婆罗洲的发展装了一台强劲的发动机——欧洲的机械设备技术,将会大大加快婆罗洲的建设。即便是将来不需要进口欧洲机器,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些钱可以收购欧洲的优质资产。

而通过贸易记账,还可以让欧亚发展银行把手伸进欧洲,悄无声息的插手欧洲的金融命脉。

等到那个时候,即便是欧洲人,他们自己都不会意识到在这个贸易过程之中。他们不经意间已经把自己的大门完全敞开了,甚至把金融命脉的一部分交给了欧亚发展银行,毕竟在债务上可以做很多文章,只要愿意的话,那些债务可以化为欧洲的优质资产,而伴随着欧洲的复兴,那些优质资产将会获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

想到这,李毅安发现自己的格局好像又小了……

李洁白等人诧异道。

“基本上就是我们指定一家银行,授信给某个国家,这个授信额度可以是一亿美元,也可以是两亿美元,他们不需要现在交付易货物资给我们,而是采用记账的方式,约定一个交货期,可以是一年后,也可以是两年后,当然,账期是要计算利息的……”

随后李毅安便解释着战前德国的贸易政策,战前的德国与现在的欧洲各国一样,都是严重缺乏的黄金外汇之类的硬通货,这对德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也正因如此,在希特勒上台后,其便推行“去黄金化”的易货贸易。

就是德国和一个国家进行的贸易时要求签订一个《易货贸易协定》,规定双方的相互进出口数量要平衡,然后双方建立一个易货账户,德国从这个国家进口一笔原材料或者农副产品,那么对方就要进口德国同样价值的工业产品,在账户上形成一个对冲,最终的目的是,让账户处于平衡状态,谁也不欠谁钱。通过这种易货贸易,德国既获得了廉价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这个所谓易货贸易体系,又抢占了英美产品的市场,加速了自己的经济复苏速度,也压制了英美法的经济。

但这只是20世纪的“易货贸易”,到了二十一世纪,又有了新的进化,而推动这个进化的是成为世界工厂后的中国,由于中国资源稀缺,所以需要大量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同时出口工业制成品。但是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手中却没有充足的外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