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不革命 > 第十三章 橡胶、钢铁、机床

第十三章 橡胶、钢铁、机床(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简烜给的方向是钢铁联合冶炼,关键是使用蒸汽机预加热鼓风和吹气。

大明本来就有高炉炼铁技术,崇祯朝以前就有人用焦炭炼铁。

现在的炼铁技术的主要问题是效率低,成本高。

炼一吨生铁需要消耗将近十吨煤,热量利用率可能不到百分之五。

在原有的历史上,提高高炉效率的方法是鼓风,关键是要将常规的冷风改为热风。

这些特性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但是天然橡胶有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遇热或在阳光下曝晒后,就会迅速变软并且发粘。

这导致天然橡胶的用途非常有限,主要用来制作雨具和弹球玩具。

直到后来有人发现,只要适当的加入硫磺并加热,就能够去除天然橡胶遇热变软和发粘的缺陷。

也就是硫化橡胶。

往炉内吹冷风的情况下,相当于一边加热一边降温,不但非常浪费热量,还会降低总体的炉温上限。

只需要使用炉火烘烤鼓风的管道,加热被吹入高炉的空气的温度,就能迅速降低煤炭消耗。

按照历史经验,只要将吹入的空气加热到一百二十度以上,就可以将冶炼每吨生铁的耗煤量降低一半。

再设计专门的密封加热炉膛,再添加时刻保持红热的钢铁格栅,将空气温度进一步升高,还能将耗煤量再降低一半。

于是橡胶的应用范畴迅速扩张了起来。

包括绝缘防水的橡胶手套和衣服以及鞋子、电缆的绝缘外皮、充气式的轮胎和耐磨的外胎、管道和设备用密封橡胶圈、橡胶和乳胶避孕套等生活和工业用的橡胶制品就很快涌现出来了。

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新产业。

四组开始折腾橡胶之后,朱简烜也给二组和三组安排了新的任务。

二组负责摸索提高钢铁冶炼效率的方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