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侠行水浒 > 第294章 靖康

第294章 靖康(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纲被贬不久,修整完毕的金军就再度兴兵南下。

赵桓和朝中权臣瞬时傻眼,若论夺权害人,权谋手段过人的他们自是当仁不让,而面对强势来袭的金国铁骑,他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甚至根本不曾想到金国会不讲权谋和契约,只讲拳头和拼命。

靖康元年九月,金军西路统帅完颜宗翰攻破太原府,曾跟随赵不凡北伐的名将王禀壮烈殉国,顽强抵抗的太原军民也随之赴死。

驰援太原的折家军在黄河以北连翻血战,死伤惨重,折家将十不存一,最终被迫南撤,世代镇守大宋边境的折家军再不复存,仅剩折彦质等少数青年将领及折家女子得以幸免。

种家军的种师中和种师闵先后被击破,皆壮烈殉国,尚在京城的一代名将种师道于忧急中病逝,种家军再不复存,仅剩年轻后辈得以幸免。

公元1126年1月,自毁长城的皇帝赵佶悔不当初,慌忙引咎退位为太上皇,并且先行逃到南京应天府避祸,太子赵桓顺利登基,定年号为“靖康”。

是时完颜宗翰已率领西路金军挺进河东路的太原府,完颜宗望则率领东路金军渡过了黄河,正快速向东京汴梁挺进,胆战心惊的赵桓也想南逃至应天府,但李纲认为皇帝不能在国破家亡的时候逃走,毅然拦住他的车架,最终成功将其劝回。

东京汴梁之战是完颜宗望首次遭遇挫折,由于李纲率领大宋军民奋勇抵抗,他始终不得寸进,而后不久,来自大宋各地的勤王兵马先后赶到,折彦质、种师道和姚平仲等人纷纷参战,使得宋军总兵力多达二十几万,战局自此出现转机。

不过大宋的内部隐患亦在重压之下连续爆发,优柔寡断的赵桓没有应对能力,完全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战术布署,再加李邦彦等无能奸臣乱提建议,行权谋手段,最终便导致义军乱成一锅粥。

随后赵桓效仿大宋面对辽国的策略,试图通过割地赔款及缴纳岁供来求得安宁,他主动以晚辈的语气写信给金国大汗求和,甚至一度听从金国使臣的要求罢免李纲,幸好军中将士和百姓齐齐反对,他才被迫又重新启用李纲。

残存的姚家军全军覆没,姚古被贬至岭南广州,其余姚家将领或是早就已经亡命逃入深山,或是阵亡,或是被贬,姚家军自此再不复存。

西军杨宗闵、韩世忠、吴阶皆被分别击破,大多退至黄河南岸及关中地区。

靖康元年十二月,也就是赵不凡取得南堡之战胜利的时候,完颜宗翰率领西路金军打至汴梁,会同完颜宗望合力攻打大宋京城。

金国希望大宋割让太原、中山与河间三地,李纲和种师道等人坚决反对,但心生畏惧的赵桓毫不犹豫就答应,从未统兵征战的他根本不知道,金国之所以要求他下诏割让三地,完全是因为三地军民仍在做顽强抵抗。

皇帝的诏书很快传至太原,但太原军民拒不执行,纵然是被完颜宗翰率领的西路金军团团围困,他们仍旧选择奋战到底。

靖康元年二月,赵桓下令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作为人质赶赴金军大营,并且送上誓书和大宋的地图,称自己为侄大宋皇帝,称金国汗王为伯大金皇帝,开启了靖康之变的序幕。

康王赵构的武艺不错,而且颇有胆气,金人觉得他不像懦弱的宋国皇室成员,便要求重新派遣一位王爷,赵桓欣然答应,立刻就用肃王赵枢把赵构换回,而后宋金达成停战协议,金国依约退兵。

赵桓认为战事已经结束,急欲整顿大宋内务,而功劳卓著的李纲则在此时遭到大量奸臣弹劾,他们害怕正直的李纲治他们的罪,便合起伙来陷害李纲“专主战议,丧师费财”,再加赵桓记恨李纲早前胁迫他留京抗敌,李纲终是被一贬再贬,最终被安置到夔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